(文/真光淨土)
 

智慧能讓人安穩,因為能讓人懂得觀照,所以心自然能安住在當下,不會被外在所惑,簡言之,即能隨處安心。

智慧是經過不斷的學習、領悟,所得到的結晶,所以是最寶貴的。世間的錢財,可以賺得,但出世的智慧,卻不是隨意可得,都是需要經過歷練、吃苦,才能開出,因此當遇到逆境時,要提醒自己,往善處去看,當作是在學習智慧!

世間的一切,最後都回歸無常,但智慧卻是如影隨形,所以人生應該注重「法」的薰習,如此自己才能懂得喜心作意,能有如此心境,相信在人生中,會活的很自在,因為心中沒有不好的分別念頭,所以能隨緣、接受!

網路摘錄:二耳之間的距離

國王出題選皇后

從前,有個年輕的國王,為了能找出一個賢內助,決定通過考試來選取皇后。考試當天,許多大臣,財主的千金都來應考,這時有一位農家的姑娘也來應試。

國王的第一個問題是:「日出的地方和日落的地方相距有多遠?」

一開始的問題就把各家千金給難倒了,有誰能量出這個尺寸!

只見農家姑娘平靜的答道:「剛好是一天的距離。」

國王連番稱讚:「答的好,答的好!」千金小姐們的臉都紅了。

國王的第二個問題是:「天和地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大臣的女兒搶著回答:「有道是九萬里長天,我想天地之間相距九萬里。」

財主的女兒接著說:「唐僧取經走了十萬八千里,我想這就是天地之間的距離。」

國王搖搖頭。

農家姑仍平靜的回答:「天地之間的距離剛好是眼睛一睜一閉之間的距離。」

國王一拍大腿:「對啊!」其他千金心裡更是焦急。

國王的第三個問題是:「真話和假話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大家都楞住了,真話和假話之間還有距離單位嗎?

此時農家姑仍毫不猶豫的回答:「就是兩耳之間的距離。用一個耳朵聽一面之詞往往聽到假話,用兩個耳朵聽取不同的意見才能聽到真話。」

國王高興得連連稱好,準備宣布要娶這位農家姑娘作皇后。

但是皇太后看不起這位農家姑娘,刁難的提出了三個問題:

找一朵天下最美的花,一隻天下最珍貴的鳥和一個有骨頭的雞蛋來,否則便取消婚約。

農家姑娘不慌不忙得答應了。

三天後,農家姑娘帶著一朵棉花,一隻燕子和一顆開始孵化的雞蛋來到皇宮。

國王及皇太后,大臣,財主,千金小姐們都還觀看農家姑娘如何完成這三件事。

農家姑娘依次解說一番,國王當眾宣布:「誰都不准在雞蛋裡挑骨頭了!這位姑娘是我最理想的皇后。」

聰明的你知道知道農家姑娘如何解說嗎?

答案:農家姑娘說道:「人說牡丹是花中之王,但牡丹雖美,卻不及棉花能紡織成布,染色成樣,多彩多姿,所以棉花最美。人說鳳凰是鳥中之王,但鳳凰雖珍,卻不及燕子能捕捉蟲害,保衛農物,滋養萬民,所以燕子最是珍貴。而雞蛋裡的小雞已長出骨架,在未孵化之前就是有骨頭的雞蛋。」

外貌是一時的,不長久且久了會變成庸俗,智慧才是永久的美麗。

人與人相處,若能常保學習,學習他人的經驗、發心,如此心性是柔軟的,在福慧方面,定會有所增長!

慈悲、智慧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一環,能讓自己在自利與利他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此做起來,才不會覺得有不足的地方,乃至法喜充滿,因為懂法!

人在順境中,或許覺得不缺什麼,乃至能得心應手,但當出現逆境時,卻很快與煩惱相應,乃至久久難以揮去,這是因為用在心性方面的時間少、短,所以心中沒有法的真實滋潤,因此沒有智慧來觀照對治;縱然有在思惟,還沒領悟前,也不能受用,猶如農夫春耕秋收,還是需要時間,所以要保持長遠心!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紫色臺灣山藥半條、紅蘿蔔半條、黑木耳3片、五香豆干四塊、香菇5朵、小黃瓜2條。

 

調味料:橄欖油一小匙、鹽一小匙、五香粉少許、黑胡椒鹽少許、烏醋少許、素食沙茶醬少許。

 

備料:

 

1.請將山藥、紅蘿蔔,切成薄片半月型形狀待用

2.黑木耳切成小片狀待用

3.五香豆干切成條狀薄片待用

4.買香菇溼的那種(整包裝式取出五朵)直接切成薄片待用

5.小黃瓜切成薄片待用

 

作法:

 

1.先將橄欖油爆熱,然後直接將上述備料1~4的食材,下鍋快炒5~6分鐘,再將鹽、黑胡椒鹽、五香粉,灑在備料上,翻炒一下。

 

2.再下備料小黃瓜入鍋混合,快炒約1~2分鐘後,滴入烏醋少許、加入素食沙茶醬少許,再翻炒起鍋完成。

 

3.不想吃小黃瓜者,可用彩椒替代之。

 


 

後記:

 

男人有空下廚房,孩兒鼓掌,妻乘涼。各位看倌有沒有感覺到幸福溫馨家庭的畫面啊?君子遠庖廚觀念該修正嚕,那是士大夫的舊思維啦。

各位看完,是否該給點掌聲以資鼓勵,波弟下台一鞠躬。謝謝欣賞,獻醜嚕。哈 ~~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真光淨土)
 

「心」是無常的,如果沒有因果觀念,今天的喜怒,都是隨性而生,如此的人生,是很沒有保障的,因為自己的心,是隨著外境在轉,自己不能保持在善中運作,如何能為自己真正帶來好命?

凡夫接觸到境界,都是會有所分別,因為眾生對世間就是有取捨、貪著,因此,順之則喜,逆之則怒,若不能覺知,只能跟著感受走,所以自己不能作主,也很難控制,因為不能看空!

可知,與善法相應是很重要的事,它能引導內心往光明面去看,有光明就沒有黑暗,心能安住於善,對現象就懂得隨緣、接受。或許有人會認為,世間有惡是事實,如何接受?這是差別於不同的看法,當心能看到善的一面,縱然外在是惡,也會讓自己的慈悲、包容保持不退,猶如陽光普照一切,不分善惡之地;換言之,可以讓自己有真實觀照的歷練機會,看自己在善心中,可否長久保持不退,何嘗不是一種增上緣?

網路摘錄:護心勿瞋 《眾經撰雜譬喻‧卷一》ღ ◕‿◕。ღ

佛陀住世時,眾僧日中一食,托缽化緣畢,或在山林間經行,或於樹下靜坐思惟諦理,個個攝心專注,精進行道。

一天,有位比丘正安詳地行走在草間小路上,聽得不遠處傳來喑啞低沉的聲音,喚道:「和尚道人……」比丘抬頭張望,猛然看到一條大蛇正逶迤而來,頓時一驚;只見大蛇又說:「道人不要驚慌恐怖,我不會加害於您,我是特地來請您為我說法,讓我得以脫離這醜陋可怕的身軀。」

大蛇問比丘:「您有聽過阿耆達王嗎?」比丘回答曾聽過此人,大蛇便言:「我就是阿耆達王。」比丘不可置信地問:「阿耆達王造立佛塔無數,供養三寶,護持正法,功德廣大,理當受享天福,怎麼會得如此果報呢?」大蛇不勝唏噓,面露愁苦地向比丘哀訴說:「您有所不知,在我臨命終時,為我持扇旁立的侍者不慎失手,致使扇子掉在我的臉上,我不由自主地起了大瞋恨心。一念之間,氣絕命終,心與境相應,便墮落成蟒身,身心不寧,日夜受苦。」

比丘聽完大蛇的話後,心生憐憫,立刻為大蛇開示苦集滅道、因緣果報、自性清淨等種種妙理。大蛇一心樂聽,法喜無比,七天七夜不眠不食,過後命終便生天上,得莊嚴自在的報身。幾個月後,天人為了感念佛法利生的恩澤,特持香花來到佛所散花供佛。現場大眾突見天降香花,不明所以,天人於是在虛空中出聲白言:「我乃過去阿耆達王,幸得道人為我說法而生天上,今日散花以報佛恩!」

心的善惡,猶如明暗,當明時,不管過去黑暗期有多久,會完全消失;當暗時,不管過去光亮有多久,也是看不見。所以說,善惡都在一念之間,不是永遠不變,端看自己如何用心?

可知,人還沒成就聖道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善用心,因為一個不順的境界出現,若不懂的觀照,很容易讓自己生起壞的念頭,若再沒有覺知,惡言、惡行也會很快付出行動,如此下去,就會隨業流轉,猶如雪球,會越滾越大,不僅自己感招惡業,也會身處惡世,因為物以類聚!

所以人生中,不要學習埋怨,要學習轉念,多往善處去會,惡緣就能改善,猶如濁水中,加入清流,久能達到淨化!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真光淨土)


 

人來這世間,都是隨業力而來,除非聖人是隨願力而來。所以來這世間,就是有善惡業需要去面對、接受,因此要保持「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秧」!

人生的道路,總是會有崎嶇的路段,或長或短,都是要經過,如果能換個心情看待,雖處逆境,也未嘗不好,因為也是一種歷練、成長。猶如登山,雖有點吃不消,但知道不久即將到達,心情就能保持愉悅。若能善用心,在智慧上,定會有所增長,因為在逆境中,能轉念,所累積的善功德是最大的!

智慧是需要福德來支撐,才能開顯,猶如鼎一樣,所以福是不會嫌多,但所做的善,需要以無所得的心,才能隨智慧而行;換言之,在做善中,要以謙卑的心來服務大眾,如此在善法中,才不會夾雜傲慢,否則,雖善猶惡!

網路摘錄:醒過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佛祖微笑地說:「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就能從夢中清醒來。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我當義工的時候,分別探訪過兩個老婦人。

她們的人生際遇有驚人的雷同:
都自小喪母,成為別人的養女;都嫁了一個酗酒的老公;兒子都很不孝順;兩人身體都不好,晚年都在洗腎。然而,她們兩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老婦人談及往事,她處之泰然。她說種種的不順遂,是她人生的功課,現在她年紀大了,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真好運,人生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

這名老婦人,現在是某公益團體的義工。

第二個老婦人談及往事,仍然咬牙切齒。她指天怪地,罵兒子詛咒媳婦,她說老天爺對她真不公平!

這名老婦人,也跟那個公益團體有關,但她不是義工,而是受到義工關懷的憂鬱症患者。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兩個臉上的表情、散發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下讓我感覺:中國人說的「相由心生」,真的非常有道理。

當義工的老太太,因為已經放下了煩惱,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又親切,讓人很想親近,表情有如菩薩;得憂鬱症的老婦人,還把多年來的不順遂、痛苦扛在肩上,她的氣息尖銳又暴烈,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表情如同厲鬼。

然而,對於後者,其實我是深刻地同情的。她的一輩子都在吃苦,但她不但不願意放下那些苦,還要抱著那些其實已經遠離的苦難不放,讓它們繼續折磨自己。

也許,人生真的有太多無法逆轉的苦難、無法挽回的遺憾。

也許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我們會因此哭泣,覺得蒼天真是無情,竟然讓我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但是,你我都不應該忘記,能將我們從痛苦的地獄拯救出來的絕對不是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選擇瀟灑地放下它們,而能否放下,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將繼續痛苦,還是可以享有幸福。

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瀟灑地放下它們。

世間的一切,不管好壞,都是從無到有,所以在執著於苦、樂的時候,要提醒自己,本來無一物,讓自己回到原點,心才能遠離罣礙、貪著。如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執著讓人苦惱,因為相續心不斷,所以念頭一直在是非中打轉,若不能喜捨、照見「空」,自己會不斷的折磨自己,說是別人給的,實際上是自己不明真理、不願放下,所以不能與善相應!

吃苦的人生,確實不是滋味,
但當走過後,卻比一般人還充實,因為從中能領悟很多的人生哲理,所以能看得比他人透徹,相信這就是吃苦的代價,可以讓人終身受用。因此能轉念,是因禍得福!

 



【附註】背景音樂:心燈  詞曲:彭莉  演唱:黃思婷

 

地雅大嗡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De Ya Da Hom, Ga De Ga De, Ba La Ga De)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Ba La San Ga De, Bu Di So Ha)

點燃一盞心燈照亮這世界 看那人間淨土在眼前 一顆心 一個真 一個人 一畝田 幸福的種子在一唸間 閉上眼在雙手合十間 我感覺慈悲在蔓延 當淚水洗淨容顏 那是甘露的化現 閉上眼在雙手合十間 我感覺慈悲在蔓延 一個願無量善緣 菩提心永不褪變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真光淨土)


 

善法能令人安心,乃至得到喜悅,所以善心是應該保持,因此,不管外在如何無情的攻擊,還是要令心與善會,才是中道。猶如屋子能讓人得到安住,如果遇到無情的風雨,若有滲水,乃至受創,是應該修理房子,不應該責怪風雨!

鞏固善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大悲心,悲心發的出來,心性就能柔軟,對於他人的惡言、惡行,反而會生出憐憫,因此能做到寬容、釋懷,因為是抱著一顆服務的心,是來幫助眾生,怎會跟眾生計較?猶如醫生面對病患者疼痛的呻吟,會更加關切,不會嫌吵!

網路摘錄:潔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裡的木槿就開花。

母親一見潔白的木槿花,就會眼含淚水,哆嗦著說:「我那時好糊塗,好糊塗啊。」

我5歲那年,右腿忽然青腫了一塊,痛得我成天哭喊,母親見我熬不過,就背著我去廖醫生家。

廖醫生是個老中醫,退休後在家裡開了個小診所,他醫術好,心也善良。

廖醫生看了我的腿,責怪我母親:「再晚來兩天,右腿就廢了。這是骨髓炎,嚴重了就得截肢!」母親不敢出聲,眼眶卻紅了。

其實不能怪母親,父親去世後,母親終日為3餐發愁.哪有閒錢給我治腿?

母親擔心地問能否治好,得到廖醫生的肯定回答後,臉色晴朗了許多,可片刻後,又一臉的陰雲。

廖醫生給我敷了草藥,又交給母親兩帖中藥,說兩天後再來換藥。

母親顫聲問要付多少錢,廖醫生說5塊錢,母親的臉紅了,母親借不到錢,但我的腿不能不治。

母親只好揣著八個雞蛋去廖醫生家。

那時雞蛋很便宜,幾分錢一個。廖醫生不肯收,母親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

廖醫生的眼睛也濕了,安慰母親:「好,我收下。錢的事,不要說起。」

看了幾次腿,母親已欠廖醫生28塊錢了,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去廖醫生家,母親帶上了家裡惟一的母雞。

廖醫生死活不肯收,母親哽咽著再三哀求。

廖醫生拗不過,說:「好,就算我買你的,10塊錢,好嗎?」說著,硬塞給母親十塊錢。

那時一隻雞最多賣4、5塊錢。母親說啥也不肯接錢。

回到家裡,母親發現中藥紙包裡有10塊錢,當晚就去了廖醫生家,把錢從門縫裡塞進去了。

兩天後,又該去換藥,可母親不敢去,只默默地流淚。

不料廖醫生找上門來了,談話間,廖醫生驚喜地發現了院子裡的木槿花,說:「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藥,一兩值2塊錢呢!摘了賣給我,好嗎?」

母親驚喜萬分,連忙摘木槿花。廖醫生拿秤一稱,竟有1斤。

他說:「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錢了。」

此後,去廖醫生家治腿,母親就帶點木槿花去。母親不用欠廖醫生錢,廖醫生反而每次給母親一點錢。

不久,我的腿治好了。第2年,廖醫生竟去世了。母親十分傷心,去廖醫生家弔唁。母親從他家屬口裡知道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藥的。

母親哇的一聲嚎哭起來:「我的恩人呀……」

朋友們,要把握機會幫助人;但,要記得:也要讓受助者有尊嚴。

懂喜捨的人,對世間的一切就容易看開,如此不僅能遠離束縛,還能讓自己擁有更多,因為心寬,可讓所見、所聞,都處在於好的覺受,猶如涼風吹來,身心是很舒暢的!

人在行動時,會隨路況而行;同理,要付出愛心,也是要懂得眾生心,才能讓愛心發揮出去。如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可知,想要在發心中開智慧,大悲心是需要保持住,如此才能以無所著的慈悲心,生出種種的智慧!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真光淨土)
 

人都應該保持學習的心態,希望在能力、智慧方面有所成長。因為能力能讓人生活安穩、智慧能讓人生活無惱,所以兩者,猶如鳥有雙翼,缺一不可。

但如果偏一邊,總是不理想,因為光有能力,在得到名聞利養時,容易生出驕慢,就像有漏的桶子,雖裝滿水,但很快的會把水漏光,因此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困境。所以需要智慧來輔助,以避免之。因此,應當常保持慚愧心!

有「慚」自己才能放下對外在光環的執著,乃至覺知自己的不足;有「愧」對他人才能懂得謙卑,相處才會和睦!

如果智慧不能建立在出世的解脫上,在違逆中,還是難以突破,因為有苦,不能當作是累積功德、消業想,因此不能接受;若能,則智慧的運用,會不斷提升,直到體悟無我,與空性相應!

網路摘錄:缺點與優點的界線

有個老富翁在臨死前,想把財產分給個性、行為最成熟的孩子,於是他想了個法子把三兄弟召來床前:「我想決定遺產的分配,但不知道該怎麼分比較好,能不能請你們幫個忙?

每人拿兩張紙,一張寫下自己的優點,一張寫下另外兩個人的缺點,然後再把兩張紙拿給另外兩兄弟簽名,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寫得愈多,且愈快完成這件事的人,就能分得最多的財產。」

三兄弟聽到指示急忙照辦,並與父親約定隔天早上在他的房間揭曉結果。

第二天一大早,三兄弟就聚集在老富翁房前,只見老大、老二仍在為簽字與否爭論不休時,老三卻坐在一旁氣定神閒,父親於是問他情況如何,老三說已經獲得兩位哥哥的簽名同意了,父親非常驚訝,問他是怎麼辦到的?

老三說:「我寫自己優點的這張是空白的,寫哥哥缺點的那張紙也是空白,我認為自己沒有優點,他們沒有缺點,他們接受起來一點也不困難,當然非常同意,就幫我簽字了。」

老富翁接著叫兩位哥哥拿出他們的優點與缺點清單。

老翁看了一下笑了笑,兩人所寫的自我優點與寫別人缺點的數量剛好一樣多,有趣的是,大哥自認為的優點卻是二弟眼中的缺點;相反的,二弟自認為的優點,正是大哥所列舉的缺點。兩人看自己的觀點剛好南轅北轍。

父親見老大、老二爭執不下,於是又再問老三,有沒有什麼好建議能幫他們解。

老三說:「我建議他們先簽下寫自己缺點的那一張紙,如果先承認自己的缺點,對方也會同意你有優點。」

兩位哥哥聞道,便照著小老弟的話試試,結果果然皆大歡喜,寫下缺點和優點的兩張紙都順利獲得簽名同意。

老富翁微笑地點點頭,比對著三兄弟的清單,其中三弟的兩張清單上的簽字時間分別是十點一分及十點二分,差距只有一分鐘。與兩位哥哥清單上別人簽字的時間整整差了24小時以上。

老富翁拿給三兄弟一人一個信封,裡面放有一張紙條,上頭寫著「原來要別人接受你的邏輯很簡單,先承認自己有缺點,優點才有成長的空間。

原來要別人接受你的方法是那麼的簡單,先體會別人的感受,不是先保護自己的感受。」

原來優點和缺點的界線並不在我們身上,是在別人心上。

人在成長中,若不知無常、無我,則對世間上的一切,會有所執著,
因此貪瞋癡的煩惱,隨時都可能現形;換言之,要找到安穩之地,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我執的因素,常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人在這世間的舞台上,說起來是很渺小的,縱然再有能力,也不要把自己抬的太高,才不會帶來苦惱,因為能力的擁有,也是無常,不能常保,因此要常保謙卑,才能避免錯用心。若不明了,會因擁有而歡喜,也會因失去而痛苦,因為執著心太重,負面心態,也會一併生出,因此在歡喜中,也有不安的因素!

在無常的人生中,應該在福與慧上努力,
猶如房子燒了,只要有錢,就可以在蓋。「福」需在為他人中培植,「慧」需在法中薰習培植。要深知,世間一切都會被無常之火燒盡,但福慧卻能生生世世跟隨不變,所以應重視而培養之!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真光淨土)
 

人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在經驗中,能讓人的思想趨向中道。人一開始,會注重外表,所以不斷向外追求,覺得累了、無意,就會向內心去發展,如此生活反而變的簡單,但心靈卻是愉快的。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因為快樂的來源,不是在於擁有的多與少,而是看透,分別心少的緣故!

人的心猶如水一樣,是澄淨的,越是動它,越看不清,所以學會看開、放下,才能在擁有中,得到自在!

網路摘錄: 

(一)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有個青年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卻拿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問道:「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哪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請吧!」

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青年,而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

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無青年的大,卻比青年吃得多。

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佔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對青年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取長遠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二)光環


古代有位大將軍,武功顯赫,極負盛名,當他過八十大壽時,有人問他,這一生當中最值得回味的是什麼事?

他答道:「有一天午后,我身著便服,行經橋頭時,身旁走來一位小女孩,輕聲跟我說話。」

大家聽到這裡,紛紛好奇地問將軍,那小女孩有沒有向將軍行禮致敬?說了什麼話?

將軍笑著說:「小女孩向我提出了請求。」「什麼請求?」眾人問。

將軍道:「小女孩滿心期盼的對我說『請你帶我過橋,好嗎?』」

大家聽了都覺得這小女孩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將軍繼續說:「平常我穿著大將軍的官服,大家對我百般禮遇;那天我終於做了一個平凡人,可是卻仍然得到那位小女孩的信任。這是我終生引以為傲,且不能忘懷的一件事!」

備受他人禮遇的,往往是一個人外表的光環。

當褪去這圈光環之後,還能為人肯定,這才是一個人的真正價值所在。

外表只是一時,是可以暫時滿足內心的需求,若長期要靠外在來裝飾自己,就會比較辛苦,因為沒有踏實感,雖然有風光的一面,但相對要付出的代價,是超過好幾倍。當然,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或許有人認為人生本該如此,不然怎會有這麼多人在追求?

在無常的人生中,對貪求者來說,會感覺到無奈,因為時不我與,當面臨死亡時,不捨的心,會讓心更加動亂,因為對所擁有的,會有所罣愛!

人生所學習的,要能上能下,猶如高速公路,有起點終點,如此才能快速達到目的地,所以位高位低、站前站後都好,因為在接受中,才能免於惱害!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真光淨土)
 

經云:「一切法都是佛法」。簡而言之,所到之處,皆有可學習的地方,因為一切處同樣不離生老病死、生住異滅。

世間就是有變異,所以情景雖同也不同,因為在同樣的環境,可以看到不同層面的演變,所以懂得人,應當善於觀察,猶如攝影師,可以攝取到很美的畫面,作為終生欣賞!

懂得學習,人生才會感覺到充實;懂得善待,人生才會感覺到美好。因此,人在用心中,應保持學習心,才能讓自己努力不懈;應以善心看待一切,才不會讓煩惱污染自己!

網路摘錄:多一雙眼睛看世界

我是一位公車族,許多人在公車上看見的可能是擁擠不安,但我可是常常看見一些,深具啟發的事情。

在一趟公車的去程,公車司機在某一站停了下來,停了約有兩分鐘之久,我就聽見這樣的對話:『小姐,妳不是要下車嗎?』公車司機說著。只見這一位小姐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你確定是我嗎?』『是呀!我確定是妳拉的鈴,如果是妳拉錯了鈴,要告訴我,不可以當作沒事,年輕人做錯了,就要承認,再丟臉也要承認。』公車司機大聲的說著。

『對不起.....』那位小姐低著頭承認。

許多車上的乘客在此時都上了一課。

在下車時繳出了心得,那就是大聲的與司機說謝謝。而我隨著這位小姐下車,我發現她似乎沒有被教訓過的沮喪,反而下了車邊走邊笑著,且不時頻頻回頭看著司機微笑,那笑是感謝的微笑。

我想她也是一個具有『反省能力』的人,即使面對責難,也能欣然接受,這就是成長。

在公車的回程,我提著很重的物品,一上車,就發現車子擠滿了人,有我站著的位置,但沒有放東西的位置,一位坐著的老太太看見了,特地讓出腳邊的小空位給我放東西,我含笑感謝。差不多五分鐘的時間我身旁站了一位正要下車的老太太,揹著登山包、腳踏著球鞋。

『妳一個禮拜都要登一次山嗎?』坐著的老太太問著。背著登山袋的老太太說著:『喔!不止,我一個禮拜都爬兩、三次喔!』

『真是好體力,妳今年幾歲?』

『七十幾歲了.....』

我看見兩個原本不認識的老太太,互相聊起來,並稱讚彼此的一切,像是多年不見的老友。

『不能結交新朋友的人,是缺乏生活藝術之人。』密徹爾說道。
結交新朋友是一種能力,不為求利,不為得益,只為與人為友,這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與人為友,如多一雙眼睛看世界,多一雙眼,即對世事多一份悟性。

人來這世間,應該懂得解冤釋結、廣結善緣,因為能達到斷惡修善的目的。如此才是真正為自己在謀福!

與惡相應,總是感覺不舒服,與善相應,才能感覺舒服。但眾生的業力,不是你想舒服就舒服,因此,要常保慈悲、忍辱,當惡來時,就容易化解,乃至歡喜以對;若是惡性循環,誰也得不到便宜,雖然可以大聲辱罵,但惡業不斷增長,只會讓現今與未來的苦加長、加重,實在說來,損失更重!

可知,做人也算是一份工作,不要等閒視之,所以要時常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使三業與善相應。如經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的小外甥--維維,去年(民國99年)參加臺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兒童美術創作展的得獎作品(銅牌獎)。


        


圖畫中的小巨人是他拔比,他拔比身高有181公分,維維希望將來也能跟拔比一樣壯碩,可以參加籃球校隊捏。


 


在圖畫的架構中,背景用鮮明的黃色為代表,可見維維的心中是充滿陽光氣息的小男孩。


 


從一張圖畫中,可以去揣摩小朋友心中世界的喜、怒、哀、樂,這可以給大人一個生活教育的參考指標之ㄧ唷! 


          


                      (維維10歲生日;與老妹生日只差一天喔!)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真光淨土) 
 

人都是從不懂到懂,因此在懂得每個過程,都是要付出代價。所以當看到別人有成就時,應該要懂得讚嘆,因為這是他人多年辛苦累積的成果。如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知識、能力,讓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可以擴展,但如果缺乏謙卑,又會讓這舞台受到限制,因為有「刺」,讓人難以領教。猶如好東西賣不出去,實在可惜!

一個種子種下去,不管如何的照顧,果是不會改變的,猶如種瓜得瓜,不可能得豆;人的發心也是如此,不管外在如何,也是如是因如是果。但如果沒有保持善心,當有利害衝突時,所發的心,就會有所動搖,如此善果也隨之而變。

因此,與人相處,應多站在他人的立場,
如此可以增長智慧、保持初發心不退!

網路摘錄: 人生當中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

這是真實故事。在德國一家電視台推出高薪徵集「十秒鐘驚險鏡頭」活動, 許多新聞工作者為此趨之若鶩,徵集活動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諸多參賽作品,一個名叫「臥倒」的鏡頭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

拍攝這10秒鐘鏡頭的作者, 是一位名不見經傳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 對於這個作品,每個人都渴望一睹為快,幾個星期以後,獲獎作品在電視的強檔欄目中播出。

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電視前邊觀看了這組鏡頭,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議論紛紛,10秒鐘後,每一雙眼睛裡都是淚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在那10秒鐘後足足肅靜了10分鐘。

鏡頭是這樣的:在一個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多徐徐而來的火車扳動道岔,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列火車從相反的方向近車站,假如他不及時扳岔,兩列火車必定相撞。

這時,他無意中回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那一端玩耍,而那列開始進站的火車就行駛在這條鐵軌上。
是搶救兒子,還是扳道避開一場災難,他可以選擇的時間太少了。

那一刻,他威嚴地朝兒子喊了聲:「臥倒!」,同時,衝過去扳動火車道岔,一眨眼的工夫,這列火車進入了預定的軌道,那一邊,火車也呼嘯而過。車上的旅客絲毫不知道,他們的生命曾經千鈞一髮,他們也絲毫不知道,
一個小生命臥倒在鐵軌邊上,火車在轟鳴著駛過,孩子絲毫未傷。

那一幕剛好被一個從此經過的記者攝入鏡頭中,人們猜測,那個扳道工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後來,人們才漸漸知道,那個扳道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唯一的優點就是忠於職守,沒誤工過一秒鐘,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弱智兒童。

他告訴記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訴兒子說:「你長大後能做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兒子聽不懂父親的話,依然傻呼呼的,但在生命攸關的那一秒鐘, 他卻「臥倒」了,這是他在跟父親玩打仗遊戲時,唯一聽懂並做得最出色的動作。

世間上,每樣東西都有其價值,只在於會不會運用而已。人或許會感嘆自己的命運不好,但如果能認命,反而看得更開,因為「苦」,讓人更豁達,沒什麼好罣礙、執著,雖沒有富有人的享受,但心靈上卻是自在的,若能再加以思惟佛法,容易體悟其言外之指,因為看得開,容易與智慧相應!

擁有可以讓人享有,但如果沒有看開,就會產生執著,
由於執著的緣故,一切的不善心所,也會因此而生,所以煩惱也就相續而來,可知,對不會善用者來說,擁有反而是煩惱的製造者!

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世間上的一切,都是有好有壞,可說是一體兩面;換言之,好若不懂的善用,也會變成造惡工具。惡若懂得善用,也會變成離苦的善緣!

如此說來,好壞的運用在於「心」,所以遇到任何事情,應該多去培養「善」的處理方式,因為如此能為自己帶來好心情,若能有此專長,相信人生是喜悅的。如古德云:「密竹何妨流水過,千山怎耐白雲飛。」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