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雨潔/報導.記者高智洋/攝影】
七月芋頭盛產,無論是做清甜的芋頭冰、芋頭西米露,或是香鬆的芋頭米粉、芋頭排骨湯,都特別粉鬆粉鬆,嗜芋頭,現在正是時候。
今日名廚》陳渭南
人稱阿南師,台菜經驗40多年,目前為欣葉台菜行政總主廚。
芋頭真心話
接觸過我的朋友們,應該都有切身之「癢」(俗稱「咬手」)的經驗,那是因為我的外皮保護層含有草酸鈣黏液,會有發癢症狀。只要帶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外皮;或先帶皮水煮,破壞刺激性物質,冷卻再削皮即可。如果真的不小心「癢」到了,可用鹽、醋塗抹,或用熱水沖洗即可解癢。
芋頭小百科
每年七月進入盛產期的芋頭,膳食纖維非常高,約是米飯的四倍,但熱量只有米飯的九成。鉀含量也高,芋頭所含的鉀比同屬根莖類的番薯、馬鈴薯高。
中醫認為芋頭有開胃生津、消炎鎮痛功效,有利胃腸消化,預防便秘、治胃痛等。
好吃的芋頭要內質鬆軟。台灣以大甲、彰化地區產的最有名、也最好吃。
挑選撇步
新鮮的芋頭外表會有泥土包覆,帶些自然的濕稠感。(芋頭遇水易爛,通常攤販不會用水洗過。)外表乾燥的芋頭,可能是放太久,水分蒸發,較不新鮮。
芋頭要選體型適中,約一隻手可抓住的大小,甜度較佳。
保存
芋頭較難保存,且保鮮期不長,放太久表面與內層的水分會蒸發,口感變得乾硬;放冷藏因冰箱溼度,比較容易爛。建議買回家以室溫保存,保鮮期別超過三天。
處理
芋頭遇水易爛,所以食用前才清洗。快速洗淨表皮的泥土,削皮後若發現內部有些快爛掉的地方(台語俗稱「臭洞」)需挖掉,以免影響口感。
【2007/07/15 聯合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