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真光淨土)


人生在這世上,要過的安穩、無惱,一定要懂得調心。因為現象中,總是有惱人的事情發生,雖然很無辜,但在業力的驅使下,很多是不能避免的。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是反應人對現象不平的不同看法。修行人知道因果,隨時會注意自己的發心,縱然發好心,還有業力出現時,也會以因果、空的思想來調伏,不讓心陷入敵對,所以能歡喜面對來消除惡業;凡夫人,只注意自己的感受,不重視因果,所以不會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時任由惡念相續、造作,或許當下不以為意,但會增長惡業。當果報現前,只能與苦惱相隨,以償還過去所造的惡業!

所以現象雖有不平等,但在因果上是平等的,這是需要深信的,因為凡夫人,只看到現在果,那能知道過去因,所以在受苦時,多數是無奈、抱怨。因此學會善調心,才是改變人生的開始!

網路摘錄:富翁與乞丐 (作者/李家同)

在英國,我常看到古怪名字的店,可是叫「富翁與乞丐」的飯店,還是第一次見到使我大為好奇。飯店的佈置古趣盎然,令人感到時光倒流,彷彿回到了二百年前的英國。

門口的櫃台上放了一只捐款的箱子,上面註明是為了索馬利亞捐款,旁邊還有一張大型令人慘不忍睹的飢民海報,我覺得在飯店裡放這種海報有點殺風景,趕緊快步進去找了個位置坐下。我點了燉羊腿,叫了飯前酒,好整以暇地等人上菜。就在這段等的時候,我的好奇心又來了,為什麼這個飯店叫「富翁與乞丐」呢?

店主告訴我一個有趣的故事,幾百年前,這塊地方全部屬於一個富有的伯爵,這位富人在六十歲生日的前夕,找了一位畫家 ,將他的全家,以及他的大廈全部畫入了一張油畫,現在這幅畫 就掛在這家飯店裡。

我看到了這幅畫,畫中的主人翁夫婦雍容華貴,他的孩子們都在他宅邸前面的草地上,有坐、有站、也有的在追逐遊戲,畫裡一片歡愉的情景。

生日不久,伯爵的領地內發生了一個悲劇。一位佃農去世,遺下的寡婦知道自己體弱多病,又有四個小孩,因此決定自殺,可憐的是,她在孩子們的食物裡又下了毒,看到他們去世以後才自殺。

悲劇發生以後,富翁常對著畫發呆。大家問他為什麼?他起先不肯回答,最後被問急了,只好承認一件事,他說他在畫中看到二位乞丐,在草地上向他的家人求乞,而家人全部不為所動,根本忽略乞丐的存在。

使他大惑不解的是他過去為什麼沒有注意到這兩位乞丐。家人卻都沒有看到乞丐,但也不願和他爭辯。

有一天,伯爵將他的家人聚到他的書房裡,告訴他們他有話要說,這些話希望他的子子孫孫都能記得。他的話很簡單:「小小領地之上,富翁與乞丐共存,是件羞恥的事」。

伯爵的子孫還算爭氣,他們在事業上成功,可是也常能照顧社會上的弱勢團體。據店主說,英國有些照顧窮人的褔利制度,就是伯爵的一位後代,在議會裡力爭通過的。

我聽完這個傳說以後,開始享受我的大餐。酒醉飯飽以後,到門口去付帳,忽然又看到了索馬利亞飢民的海報,這次我聽到了一個聲音,「回過頭去看那幅畫」。令我大吃一驚的我竟然看到了兩個乞丐,
我揉揉眼睛,走近去仔細地看,仍然看到那兩位衣衫襤褸的乞丐。

我陷入沈思,付帳時,店主看出了我的神情恍惚,他說:「先生,你應該知道,你的確是富翁。」我沒有回答,只是點點頭,表示同意,也塞了不少錢進入那個捐款箱。

店主送我到門口,對我說:「再見了,先生,願上蒼保佑你的靈魂。」

我走了幾步,卻又想回去,怎麼可能有人將乞丐畫進那幅畫?這幅畫,是富翁請人畫的,畫家怎麼敢做這種事?可是我忽然想通了,畫中有沒有乞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小地球之上,富翁與乞丐共存,是一件羞恥的事。」

現象的不平等,是顯現出過去每個人不同的發心。所以富有的人,要懂得喜捨,才能讓富貴永保不失。因為現在的擁有,算是一種果報,如果沒有繼續栽培,過去所培植的福德,也是有盡的時候,這從俗語中「富不過三代」可看出,更何況是為富不仁,只會加速敗壞。

人在任何時刻,都要注意身、口、意三業。
說話很容易,但要說好話,卻不容易,因為當心不開時,說話多屬於負面性,所以不注意,很多傷人的話,會不經意的說出,雖然說者無心,但受傷者能無意嗎?

雖然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
但以能量不滅的理論來看,生命是相續不斷;換言之,人死後,會換另一個身體,繼續下去,其果報的好壞,也是以自己過去所做的因來招感。所以懂法者,都應該在善方面去發展,因為利人利己。只有不明理者,才會在惡法中相續,因為不知今天給人惡,來日是要償還。可知果報的好壞,都是自作自受,無人能取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