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真光淨土)


 


人的處境各有不同,逆境都是難免,但如果在逆境中,若一直以為自己很苦命的心態,如此路會越來越難走。因為心中只有苦事,自然與苦相隨!

人生要面對的事情很多,若不能用善心來看待一切,時常會與煩惱相應;換言之,苦是自己不善用心所致,而不是逆境所帶來的。

人生的路總是有坎坷的過程,若以命苦來看待,人生確實很苦;若以磨練來看,猶如登山,會變成一種鍛鍊的機會,其中就有樂趣可言。所以當能接受時,心就能平,喜悅也能生出來滋潤身心!

網路摘錄:換個角度 

故事發生在物質缺乏的花蓮鄉下,小孩子很少有機會吃糖,見到糖果餅乾都非常餓鬼」,偏偏大人給糖時,都要我們小孩「公家吃」,我非孔融,公家吃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在計較大小多少的時候。那時候常吃一種圓圓的,中間有個洞的餅,就是拜拜遊行時掛在謝將軍上那種。姊姊大我三歲,我常常被迫和她分一個這樣的餅。因為我年紀小,大的要讓小的,所以祖母說:「姊姊你來分,弟弟先選。」等姊姊小心地把餅分成兩半以後,我就要更小心地選出比較大的那半來。好不容易選好了,我和姊各持半邊餅,她捨不得馬上吃,捧在手上,非常寶貝而且心滿意足的樣子。

看在眼裡,我突然覺得自己「受騙」了,一定是她拿到比較大的那半,年紀小嘛,撒賴一下,就可以把餅換回來。真換回來開始吃了,我兩三下就把餅吃光,再看老姊,她還慢條斯理細細品嘗,又甜又香的樣子。生性就不是當宰相的料,肚裡連條小舢舨都容不下,嫉妒懷疑一發作,心裡想:「一定是我原來那塊比較大」。每次分餅,用盡所有策略,到頭來還是覺得姊姊的餅比我大?長大後,類似情況層出不窮;坐火車,我和鄰座各拿一份相同的中國時報,瞄來瞄去總在他的報紙上看到比較有趣的消息;當兵,我自己覺得是大學同學中最「歹命」的一個,比去金門的還苦。

馬克吐溫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湯姆歷險記裡,湯姆的姨媽他去刷籬笆;大太陽下刷籬笆,多苦的差事!湯姆本來嘟著嘴做吃屎狀,刷得不甘不願,後來靈機一動,把自己當作是正在創作偉大壁畫的藝術家,擺出全神投入的樣子。果不其然,才幾分鐘就吸引了一位跟我有同樣毛病的小朋友,他認為湯姆的刷牆工作,比他正在吃的蘋果有趣多了,就用蘋果去換了刷牆的「權利」,用這個方法,湯姆不但在一個下午內把牆刷完,口裡還多了一些彈珠和玩具。

原來問題不在餅的大小,而在怎麼樣把餅吃得那麼香。

換個角度,隨時隨地皆能得心應手。

對現前的處境,若能坦然面對,心就能安,如此的心思就會比較寬廣,所做的一切,自然就沈穩,乃至有創意!

人在過多的分別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膠著,當一個念頭轉不出來時,有時會讓自己卡死在裡頭。若是思惟法義還好;若是存著比較、仇恨,會讓自己走向幽谷,不見光明,如此的人生會很苦,因為活在黑暗的世界,只有自己一人,看不到別人。心想,為了一個小點,封閉自己,失去所有,事實上是很不值得。所以人生應該多學習吃虧、接受,如此才不會落入煩惱心,沒有黑暗,喜悅會自然湧現,
要深信,「施比受更有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楓 的頭像
    慈楓

    波羅蜜部落格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