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真光淨土)

 

人雙手空空來到人間,走的時候也是雙手空空離開,可知人生的路程中,所擁有的,都只是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換言之,不要太貪著,貪著也沒有用,因為帶不走,要懂得隨緣看待一切,如此才能與自然相應,遠離惱害!

但人生中,多是苦多樂少,
若不善用心,總是離不開煩惱,所以懂得人,要多攝取善法,讓人生留下美好的回憶,縱然是在苦處,也要學習轉念,如此雖有苦也能感覺到甘,因為心態不同。所以不要學習埋怨,應該學習感恩!

心住於善法者,只會看到善的一面,猶如戴上墨鏡,所看都同一色,所以內心只有滿滿的感恩、喜悅!

所以人生何必與是非過不去,
因為苦也吃了,何不多學習忍、讓,若如此,絕對會有不同的心智生出,因為能包容更多,也表示內心能負荷更多,猶如小袋子裝不下,換大袋子,如此只有增長心智,有何損失?

網路摘錄:生命中的三種人  


我曾向一位從事哲學研究的老教授提了個很俗氣的問題:「何為幸福之道?」

老教授沒回答我,卻遞給我這句話:「每個人的生命過程中,都將遇到三種人。一種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地關心你,愛護你,幫助你的人;一種是傷害你,欺騙你,利用你的人;
一種是既不曾傷害你,欺騙你,但也不曾給予你關懷和無私幫助的人。」

老教授問我:「你閉上眼睛回憶,誰是你心目中的第一種人,第二,第三種人?」

父母兄弟妻兒當即躥入我的腦海,接下來是要好的師友……他們顯然是第一種人;而多年前一個打著愛情幌子卻騙錢數萬的女孩,以及一個在生意場上反復敲詐過我的官員,當之無愧,成了我記憶裡的第二種人的排頭兵;第三種人,有同學,有同事,有鄰居,有偶爾相遇而結識的路人,數不勝數。

老教授又問我:「在你心目中,哪種人數量最多,哪種人數量最少?」

我老實交代:「第三種人數量最多,無法統計;第一種人有40人左右;第二種人大約15名。」

老教授搖搖頭,輕語:「第一種人是給你博大的愛也讓你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愛的人;第二種是促使你成長,卻經常讓你感受到痛苦和怨恨的人;第三種是你的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陌生又熟識的人,他們可能在你的生命中轉化成第一種人,也有可能成為第二種人,這取決於你自身的努力……孩子,你要記住,只有第一種人的數量在你的生命中呈幾何倍數增長,達到一個輝煌的數值,而第二種人數目卻漸漸接近於零時,你才會離幸福生活越來越近!反過來,當你出現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種人行列裡的次數越來越多,成為他人心目中的第二種人的次數越少,你離成功的人生也越來越近!」

最後,老教授問我:「孩子,你明白了嗎?」

我點點頭,說:「我懂了,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三種人出現。這不僅與"幸福之道"息息相關,也與"成功之道"緊密相連。」

業力中,讓人沒有選擇的權力說要與不要,只是用何心態面對,是操之在己。

「苦」相信任何人都嘗試過,也想遠離,但煩惱者的心,卻時常在是非中,相續不斷,如何能遠離?

所以談慈悲、忍辱、空,是讓人走向清淨無染的大道,
是一條很舒坦的路,有何吃虧?若有吃虧的感覺,也只能說是自己對現象,還有貪著,表示只注重相,忽略心性;換言之,忘記現象都是暫有,所以讓心無法釋懷!

「苦」對善用者來說,猶如借力使力,
是一種高尚的技巧,也可說是因禍得福。若能用於心智的啟發,更是高明,因為對苦必須加強在慈悲、忍辱、空的作意,才能將無明釋放;換言之,能將自己心性的極限擴大,是一種真實的磨練、運用。習性若能養成,抗壓性是非常的強,走到哪,何處不是樂邦,是善緣的,緣會更好、是惡緣的,也能解冤釋結!

可知,一念心的運用,是同工不同酬,
要處於何種身份,全賴於是從「相」看起,還是從「性」看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