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光淨土)
人在清醒的狀態之下,除工作外,很少有不說話的,所以如何說的好,是應該要注意、學習。因為常用,且言語也是代表自己的內涵、品德,怎能馬虎?
人如果沒有在慈悲、寬容的心地上下功夫,當遇到不順己意時,不善的言詞,也會跟著說出,雖然很正常,但也表示著,自己的善根不夠。所以應該要在心地上,不斷修正、調整,才能提升。
逆境是存在的,唯有調心,才能在逆境中,安然走過,且從中得到喜悅!
一般人出門,在不同的場合,總是想著穿哪件衣服,比較合適。外在是一種暫時性,都懂得講究,何況內在,是永久性,怎能隨便?
話說太多、太快,容易散亂、容易言多必失。但如果以慈悲心做出發點,能在善法中作意,會比較有耐性,縱然說多,也不易出錯,因為是站他人的立場,所以話中有寬容心、包容性,如此在談話中,彼此對於福慧,都會得到增長!
網路摘錄:生氣的烏龜
典故摘自《法苑珠林.卷八十二》
有一天,佛陀對比丘們開示:「很久以前,在阿練若池水邊有兩隻大雁,牠們和烏龜是好朋友,一起在池邊生活,互相照顧。過了一些時日,每天賴以維生的池水漸漸乾涸,於是大雁告訴烏龜:『這個池水乾枯後,我們的生命會受到很大的威脅,所以不能在這裡等死。我想到一個好方法,你可以咬住一根樹枝,然後我們兩個各銜住樹枝的一端,這樣就可以帶你飛到有水源的地方,我們又可以一起快樂地生活。可是,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記得,當你咬著樹枝時,不論遇到任何事,千萬不能開口哦!』於是大雁和烏龜一起咬著樹枝出發了。」
「當他們經過村落時,剛好有許多正在遊玩的小孩,抬頭看到在空中的大雁及烏龜,覺得新奇又有趣,便大笑說:『快來看!有兩隻雁銜著樹枝,帶著一隻咬著樹枝的烏龜在空中飛。』烏龜看到這麼多小孩在取笑牠,生氣地對孩子們說:『關你們什麼事!』大雁聽到烏龜的聲音,心中一驚!果然,失去樹枝依靠的烏龜,迅速地掉落,活活摔死了。」
佛陀提示大眾:「人的嘴巴裡好似有柄利斧,常常引來殺身之禍。應毀詆的反而稱譽,應稱譽反而毀謗,這都會使自身遭受禍殃,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這隻生氣的烏龜就是提婆達多,過去由於起瞋心對孩子大吼,落地而死。即使到了今生,依舊瞋罵如來,因而墮大地獄。」
一念心用錯,會導引口過、身過,若再沒有覺知,可能會因此而付出相當的代價。因為瞋心之毒,所引發出來的,能遮蔽善門,開啟障門。
與人相處,要化解不愉快的氣氛、怨結,最好的方好,就是發出慈悲心。以因果來說,或許是過去自己做不好,現在償還了,猶如把垃圾清走,也未嘗不好。所以不要再製造垃圾、結惡緣!
人在感受不好時,要往善去思惟,確實有些困難,畢竟是凡夫眾生。所以在平常就要訓練自己,多發善願,如華嚴經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心有在善法中培養,善心就比較強,願望中就希望眾生離苦,怎會再加諸不善之舉,給予眾生,如此心易柔軟,當別人不善心來時,反彈就小,猶如球打到牆壁,反彈極大,若是打在軟性的地方,就沒有什麼反彈力!
留言列表